Tuesday, July 26, 2016

归乡之旅

        每次长途旅行回来,总有一种身心重新归位的舒适感,随之而来的是对平淡生活的感恩,和对每寸光阴的欢喜。家里的床是最舒服的,家里的粗茶淡饭是最可口的,连家里的空气都弥漫着熟悉和温馨的芳香。

        是啊,远天异地的风景再美,总没有一种家的感觉。而那个我曾经度过长长年少岁月的城市,也已经沧海桑田,繁华,喧闹得找不到往昔的影子了。只有我的父母亲人们,旧日的同窗们,和一些老朋友们,是他们的存在,才让我们的长途跋涉变得有意义,也让那个已经陌生的城市重新变得温情脉脉。

        在人口密度很高的国度里,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很小很小,小到有时让你透不过气来。马路上,车站旁,地铁里,高楼中,总有太多太多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样的环境是难免人和人之间的摩擦和冲突的。人们为了不多的资源和空间,辛苦地争夺或保护着属于自己的一点地盘,和一片天空。

        人啊人,不仅有着外面世界的拥挤,也同样必须挣扎在文化环境的挤压中。中国文化中对个体人等的尊重和体谅是非常有限的,这也许是人口基数造成的直接结果。看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五百个演员,身穿同样的服装,跳着同样的舞步,气势恢宏,撼人肺腑,而它讲究的就是一个共性,而不是个体演员的个性。而仔细看看每个演员,其实他们都是非常可爱的年轻人,他们知不知道他们是可以有追求个性的权利的。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人性的闪光点就尤其让人感动了。在丽江,玉龙雪山躲藏在雨雾之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却是有着黝黑皮肤的当地导游,他的幽默感给原本令人失望的旅途添加了不少趣味。在大理,街边的小贩给水土不服的我煮了一碗姜汤,却坚决不肯收钱。在上海的地铁里,有学生模样的人主动给母亲让座,而在母亲小区的门口,经常可以看见一位回收破烂的大叔,坐在一张破损的椅子上,投入地读着手中的“读者”杂志,脸上泛出满足的光芒。这些朴实而闪光的灵魂啊,让我们看到了生活深处的美好!

        父母习惯了热闹的人文环境,喜欢走路或坐几站公交车就能解决所有的生活步骤 - 买菜,购物,串门,理发,看病,等等;他们喜欢和同事朋友谈论彼此的收入,孩子的现状,生活的美好或艰辛,他们在这样一个繁杂,既多烦恼,但又不乏温暖和牵挂的环境里觉得很有归属感。而我,显然离这样的环境已经有了一段距离。

        只是,血脉相连的亲情还是跨越了一切,热切地,温煦地,甚至有些粘滞地弥漫在共处时的每一片光阴,每一寸空气里。母亲父亲不辞辛苦地准备着早餐,中餐,晚餐,只为了看我们多吃一点点。叫出租车,母亲都会陪伴我到上车为止,问为什么,她说只为可以多陪陪我。机场送别,长长的登机手续,母亲,老姐一定要陪着,不肯离去。

        就这样,背负着沉沉的,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我们结束了这次归乡之旅。如果说收获,我们收获了太多太多,从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身上。他们教会了我们更多的感恩,更多的平和,更让我们体会到了从现实里挖掘美好,在艰辛中保持高尚的一种力量。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