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3, 2016

压力和人生

        新年伊始。从无数的美食,欢笑,嬉戏,畅谈里走过,拥抱过很多的人,说了很多祝福的话,节日聚会的氛围便渐渐地象烟花般消散了,日子又重新沉淀回了平淡。

        于是大多数的人又必须重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如果说一个人的生命中完全没有压力,大概是不可想象的。其实我们是需要压力的,这好像我们的身体里需要一些细菌来平衡我们的免疫力一样,当然如果细菌超出了一定范围,我们的身体就会失衡而生病。我想压力也一样,一定程度上的压力是调节我们的精神,考验我们的能力的好帮手,但当这个压力超额了,我们的精神也会失衡,也会生病。

        我们一生所面对的压力源有很多:1)生存竞争带来的,如工作,财务管理;2)身体本身带来的,如亚健康,更年期;3)文化观念带来的,如攀比心,面子观念;4)社会责任带来的,如赡养老人,教养后代;5)自身心理带来的,如自卑,自闭;6)人际关系带来的,如婚姻,合作关系,等等。

        而我们怎样面对,缓和并化解这些压力呢?我想我们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积累,并感悟。但以下这些方法也许可以值得一试:

1.  与其抱怨事情的艰难,不如提高自己的能力,并降低自己的期望;
2.  与其担心身体的病痛,不如早一点改变生活习惯,调节自己的心情;
3.  与其担心他人的想法,不如爱自己,完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4.  与其觉得责任是一种负担,不如调整心态,开开心心地做该做的事情;
5.  与其挖掘,批评他人的缺点,不如欣赏,赞扬他人的优点;
6.  与其用讽刺,愤怒来对待世界,不如用宽容,耐心来接纳世界。
7.  与其纠结于一人一事,不如深呼吸,放开手,去看看云朵,听听鸟唱,也许你会发现人生依然海阔天空!

        很多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我们的心理定位可以帮助我们疏解压力。当我们的心对了,搬一块巨石,也像造一座信仰的教堂般充满光辉,当我们的心不对,躲开所有的责任和压力,也不会带来长久的快乐;当我们的心对了,智慧会象我们肋下的双翼,帮我们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当我们的心不对,情绪就会蒙蔽我们的理智,让我们处处碰壁。

        新的一年,让我们来好好地摆好我们这颗心,为压力重重的人生铺一条路。

Tuesday, December 22, 2015

心的计划

        微雨天,潮湿的台阶,飘零的落叶,台灯,红枣茶,猫。

        一个很平常的下午,与其去喧闹的商场,加入圣诞购物的大军,我决定和自己相处,听听音乐,想想明年的计划。

        记得混迹职场的那些年,每年,甚至每季度都会写一个计划书,以设定一些大大小小的目标。这样的习惯,自然而然地延续到了今天。尽管如今的我,不再需要其他人来催促或鉴定我的计划了,唯一参与鉴定的,可能就是我自己的内心吧。所以像这样一个安静的下午,就是我聆听自己的心,让它为我做一些补充修改的好时光了。

        很多人,在他们的人生计划书里,都有环游世界这一栏。对于脚力并不很强健的我来说,是又羡慕又嫉妒的。我想也许今生的我,不大可能去攀爬喜马拉雅,也不一定会去非洲的热带丛林,但我会尽量同样地保持一颗探索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和探险归来时人们常常拥有的感恩心。当然在适宜的季节里,我还是会走出户外,去看看大海,闻闻海风咸咸的气息,让自己在大自然中变得更加的谦卑和满足。马斯洛说过,安全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这个基础,也许就包括身体的得力和财务的保障,所以每年我的计划里,对身体的照料和财务的管理总是无奈地排在最前头。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总会拥有这样那样的尘缘,父母,爱人,子女,朋友,同事,等等,织就了那么一张巨大的,无形的人世之网,围着我们,罩着我们,给我们爱,希望,温暖,当然有时也给我们烦恼,失望和挫折。怎样让我们的身心灵,在这张网中,过得适宜,过得自在,直接决定了我们这一生的幸福。所以我的计划书的第二部分,几乎就是围绕着这张网展开的。怎样待父母,教孩子,处朋友,和最亲密的爱人共度,都是我们可以用一生去学习,去完善的学问。

        一段段幸福或不很幸福的尘缘构成了我们生命的每个片段,但我们总还在寻找什么?年轻时,不知道我们要寻找的是什么,只知道时时有些莫名的伤感和迷茫。渐渐长大了,我们悟出,原来我们想要寻找的,是我们灵魂的家园和归属。我是谁?我来这世间的使命是什么?有什么东西,可以像那永不熄灭的火苗,燃烧我们的生命,点亮我们的前路呢?我想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正渐渐有了一些雏形,那就是善的,智慧的,美的追求和传播。这是一项永恒不变的,绵延千年的使命。也许我只能参与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但谁又能说小小的参与就没有意义了呢?这是我计划书的第三部分。

        也许有朋友会问,咦,别人的计划,都是围绕着怎样赚更多的钱,或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你的计划怎么不包括那些呢?我想,那是因为我把这些事情已经归类到第一部分,或是第三部分了吧?因为赚钱,事业的成功,和名望的建立本身对我来说,都没有其终极意义,只有当金钱可以给我们带来安全感,事业,名望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灵魂的追求时,它们才成为人生有用的工具。 不是吗?

        新的一年快要到来,我很欣慰,我这颗感恩的心,又有了一些小小的计划。

Thursday, December 3, 2015

幸福婚姻的难度

现代社会里,男女双方都有着接触社会的平等权力,外界对婚姻的干扰因素就不可避免。更何况婚姻中的两个人,在共同生活的长长岁月里,不可能都同步成长,往往在不知不觉之间,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拉开了,回头时发现已很难挽回。于是他们寻找新的阶段里新的伙伴,旧的婚姻宣告结束。问题在于,当他们想和新的伴侣建立稳定的关系时,他们又会面对同样,甚至更为复杂的问题,让他们不禁反思,也许当初,多一点耐心,多一点远见,可能是可以修复原本的婚姻的。


婚姻双方对共同拥有的这个婚姻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婚姻的存活性。很多人觉得,婚姻是顺其自然的,好则合,不好则分,殊不知,婚姻好比一项事业,需要双方长期的,全身心的付出和努力。在婚姻面前,事业可以暂时让位,调整,在婚姻面前,亲情都可以暂时远离,协调,在婚姻面前,其他异性的诱惑可以被遏制,被疏解,更何况还有那么许许多多的,生活习惯的调和,喜好癖性的包容,和观点见解的共存。所以婚姻是一个难题,很多人解不开。因为他们不愿意付出那么多,他们为了追求其他的东西,而最终牺牲了婚姻。


那么,什么样的婚姻,值得我们如此全身心的付出呢?世间有些婚姻,从一开始,基座就是歪的,比如价值观天差地别的,或是为了财富,地位,甚至一张绿卡而造就的婚姻。这样的婚姻,可能只有自求多福了。而建立在纯洁爱情上的婚姻,没有世俗的目的,是两个人真心实意地想要携手走过一生的产物,为什么依然会破裂呢? 问题就在于,大多数人没有理解婚姻誓言所真正包含的意义,它所要求的是多么沉重和巨大的付出。而很多人一旦领悟到了,发现自己其实是不适合婚姻的。


没有一个人愿意在一个不幸福的婚姻中终老,所以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社会里,婚姻的幸福与否,直接决定了婚姻的持久性。而幸福,不是责任,义务等一系列行为可以造就的。幸福强求不得,却可以领悟,体会,和修炼。


首先,在日复一日的时间长河里,你有没有在你的另一半身上,投注足够的爱,信任,关心,理解,你有没有去挖掘他/她身上闪光的地方,你有没有带着一颗感恩,柔软,包容的心,呵护你们之间的这段千年修来的缘分。


其次,你有没有足够地爱自己,修炼自己,不让岁月,世俗夺走你自己身上那些,当初让他/她心动的东西,或者创造更多的惊喜让他/她爱你,尊重你。你有没有随时调整自己的脚步,让你和他/她可以有充分的,自由的时间和氛围去交流,去沟通,去比翼双飞。


再者,你有没有放远你的眼光,看到婚后遭遇的激情的后面是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吗?还是一时的快感和冲动?为了这些,值不值得你破坏,玷污,或放弃你所拥有的这份婚姻。


还有,从爱他/她开始,你有没有渐渐地去接纳,尊重,并爱护他/她的家人和友人,你有没有从自我的中心走出,多一点博爱和包容。


如果你可以做到这些,你在你的婚姻里,照样可以谈恋爱,每天都可以谈,而且这种恋爱,不是那么的患得患失,冷热无常,而是温暖的,醉人的,充满了正能量的爱,因为它融汇了人世间最珍贵的爱情,友情和亲情于一炉,温煦持久,恬淡芬芳。     

原来世间幸福的婚姻,不是不可能,只是很难很难,而大多数人都低估了这个难度而已。

Tuesday, November 24, 2015

雨的约会

        上午音乐课结束的时候,天上正下着雨。天空的颜色是灰灰的,一向喧嚣的校园显得分外宁静。撑起昨天就准备好的折叠伞,我准备好好享受从课堂走回家的,这段十五分钟的路程。

        平日里走过的这段路,因为有了雨,而显得格外的不同。空气中有一种湿湿的泥土和青草混合的气息,眼前是长长的,亮亮的雨丝,斜斜的,密密的,从空中飞舞而下,在地上溅起一个个小小的,圆圆的涟漪。四周的景致,在平时艳阳高照时是一幅幅晃眼的金属画,现在却变成了水气氤氲的的水彩画。听耳边,淅淅沥沥的雨声,分明是一曲沉静的,悠缓的蓝色小调,只是这小调并不忧郁,而是和谐的,安宁的。我感觉到脸颊上冰冰的,凉凉的湿气,雨点打湿了我的高筒长靴和紧身裤,让我的膝盖和腿都感觉到了凉意。

       多久没有这样,走在雨中,除了这把伞,我和雨亲密地接触,我可以触到雨,闻到雨,感受到雨的心情,倾听到雨的心声。看到身旁疾驰而过的车辆中,和雨隔着玻璃窗的人们,我的脸上泛起微笑,我想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你们错过了很多。

       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在临终前,人们问他,如果让你重回年轻,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他说,我想再光着脚,去踩一踩泥泞的土地。是啊,文明社会的人们,一生都那么的忙碌,操劳,却往往错过了就在身边的,最最简单,也最值得珍惜的,和大自然的接触。
       
        这短短的,十五分钟的和雨的约会,让我的心情分外的愉悦。大自然,看来很平常,其实是多么的丰富,深广,她可以让你回归简单,回归生命最初的那份纯真和美丽,只要你愿意。

Monday, November 9, 2015

下雨的星期一

        读大学的时候,喜欢听卡伦卡彭特的歌,她的醇厚温润,不加修饰的嗓音曾经深深吸引着我,而她歌曲中那无时不在的忧伤和迷茫也紧紧地包裹了我的青春。

What I've got they used to call the blues
Nothin' is really wrong
Feelin' like I don't belong
Walkin' around
Some kind of lonely clown
Rainy days and Mondays always get me down

        多年以后,也是一个下雨的星期一,我泡了一杯热茶,点亮案头的灯,重新听了她的歌,旋律依然真切感人,只是现在的我,站在了那层忧伤迷雾的外面。

         其实我并不是说,那种迷惘,那种沉郁,那种失落,我已不再体会了,我依然可以深深地感受,只是从前的我,当被这种情绪围绕的时候,我是绝然无助的,而现在,我可以更好地抽离,更客观地面对罢了。这也许是时间赠给我最好的礼物吧。

         人的忧伤,在很多时候,是因为对自己没有自信,总觉得自己这儿不够完美,那儿太过平庸,总担心自己不能被社会接受,害怕他人嘲笑贬低。然后我们把自己的价值过多地建立在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上,一旦苦苦寻求的褒奖和肯定都消失不见了,我们的生命也仿佛失去了意义。

         人这一生的磨练,也许就是建立一种独立的,柔韧却坚强的,属于自己的价值感和自信心。你接受了在这世间独一无二的自己,不用世间的种种标准来强求自己,你对他人宽容,同时对自己也能客观。你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为此感恩和欢喜,你也能看到自己的短处,不遮掩,不回避,还带着一份幽默和自嘲。你也不再执着地询问生命的终极意义,或为找不到答案而忧心如焚,你只是观赏一路的风景,带着永不褪色的好奇心,你感悟着,感恩着,看云卷云舒,听潮起潮落,体会人生的春夏秋冬。

         有着那么纯美嗓音的卡伦卡彭特,早早地离开了我们。也许她如果能多接受自己一些,多自信一些,她可以多陪伴我们一些。而每一个下雨的星期一,我们可以沉静,可以沉思,但不再自闭和忧伤。


Tuesday, November 3, 2015

婚姻那些事:如果你遇上不懂浪漫的他

        几乎每个女人都喜欢浪漫,特别是那些爱美,爱自己,心思细腻的女人。当女人还是一个女孩的时候,她就渴望着自己中意的男孩可以时时地给自己制造惊喜,带来醉人的,浪漫的感觉。每个女人一定也都有一些不能忘怀的,浪漫的过往时刻。也许那是星空下的初吻,也许是千里之外寄来的礼物,也许是那场飘洒的大雪里,一起撑过的一把伞,也许是那个多雨的夏天,一起走过的长长的路。

        因为有爱,爱人为你做的很小很小的事情,都会变得很浪漫。然后女人带着最浪漫的梦走入婚姻,却发现找不到浪漫的感觉了,为什么呢?她们说,以前他什么都由着我,现在却变了,以前我永远是最重要的,现在他连话都懒得跟我说了,以前他总是用鲜花和礼物装点着我的生日,现在他却毫无表示了。

        难道婚姻真的是扼杀浪漫的元凶吗?或也许,婚姻,只是那许多浪漫美景的过滤器吧。如果那些浪漫,他是特地制造出来博得你的欢心的,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那么那些往往是不会持久的,如果那些浪漫是基于年少狂热的情感,那么也不会继续,这就像人的青春只有一次,你又如何奢望永远呢?如果那些浪漫是因为当时无法相依相伴而酿造出来的美丽和酸辛,那么现在你们可以朝夕相处了,当然那种感觉也会淡化。

         不管你留恋也好,不甘也好,婚姻会把这些绚烂的,好似浮云一般的浪漫过滤掉,剩下更为实在的,平淡的,温暖的感觉。而这剩下的浪漫,尽管不再惊心动魄,不再光彩亮丽,但也许才是长长久久的,爱的实质。

        也许有人会问,那么我为什么看不到这些平淡的浪漫呢?我想,也许,你可以试着去用心发现,体会和培养吧。如果你的心里还有着鲜活的,温润的爱, 其实浪漫可以是非常简单的东西。它可以是每天早上给爱人的那个吻,可以是你在一碗平常的面条里多放的那一点点美味的佐料,也可以是彼此的不为外人所知的昵称,或是你打瞌睡时,他给你盖上的那条毛毯。或许你还会说,就是这些,他也不懂的。那么,如果你够珍惜他,也许他踏踏实实地陪伴你老去,就是人生最大的浪漫了。

Friday, October 23, 2015

“The Martian" - “拯救火星人”观感

        比起很多其它的科幻影片来说,“The Martian"给我留下的是十分平实的印象。 尽管是个虚拟的故事,影片中的场景,人物,情节,都十分接近写实,让人觉得好像故事真的发生过。

        也许正是这份写实,它带给观众的是一份不一样的感动。这种感动并不需要赚取观众的眼泪,相反的,它更多地调动了观众的脑细胞,激活了人们对宇宙太空的好奇,对人类智慧的尊崇,和对地球人在这样一个命题前最终携手合作的精神。

        影片本来是可以拍得很煽情的。宇航员马克在一次事故后,被单独困在几亿公里外的火星上。当时的宇宙飞船,从地球到火星的航行要走四百多天,下一次的人类登临火星计划在四年之后。先不说食物的缺乏,就是这致命的孤独,在一个渺无人烟的星球上,就足以杀死一个脆弱的生命。在克服了人类的本能情绪之后,马克展开的是一场精密而科学的战斗。他用他的植物学知识,在火星上制造土壤和水,种上了土豆,暂时解决了迫在眉睫的食物供给问题,他用他的电脑密码知识,和地球上的航天团队取得了联系,进而调动了全地球的人力和物力,他用他的机械物理知识,解决了机车充电的难题,成功转移到了可以送他离开火星的发射点,他还自己改造了超轻的,开天窗的火箭,让他可以脱离火星的引力,从而得到队员们的营救。

        这是一部全方位展现了科学魅力的影片。就像马克在影片最后说的:“某个时候,所有的事情都会出错,你觉得死亡已经来临,你可以接受,但你也可以去一个一个的解决问题,当你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你就可以回到地球。”  某种程度上,人类的情绪是非常无用的东西,你所需要的,是一个科学的,客观的,冷静的头脑和勤劳聪慧的双手。

        影片的每一个细节,都带上了美国式的幽默和直接。而正是这种幽默和理性给了马克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去的力量和勇气。他通过镜头跟自己对话,经常开自己的玩笑,就这样,在坚持了几百个日升日落之后,等到了被营救的那一天。

        人类的潜力是无穷的。当人们把眼光放远到整个宇宙,才发现所有的地球人其实都应该相亲相爱,互相协作。而当人们走过极端困难的生存环境,才知道我们每天所拥有的,平平常常的地球上的日子有多么的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