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分,卫星转播的戏曲台正在播放京剧的经典名戏“白蛇传”。看“白蛇传”也不知道有多少遍了,不同剧团,不同版本的演出都有其流派,曲牌,唱词,灯光,背景的细微不同。相同的,当然还是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峨眉山的千年白蛇羡慕人间美景,携妹妹青蛇来到西湖边,化成人形,取名白素贞和小青,在断桥偶遇人间男子许仙,从此结下了一段可生可死,惊天动地的情缘。
“白蛇传”的故事,相传百世,仍让人们痴迷不已。除了京剧,这个故事同时也被演绎成越剧,川剧,电视剧,电影,舞蹈,等等。白素贞和小青两个女子的形象,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两个典型代表。一个温婉大气,美丽善良,痴情忠贞,一个活泼妩媚,机灵爽直,侠肝义胆,舞台上的一白一青,投射了人物的鲜明性格,相得益彰,美轮美奂。
白素贞这个人物,也许正是中国人心中的理想女子形象,她又善良,又能干,辅佐夫君,善待姐妹,博爱众人,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她又临危不惧,勇敢奋争。她对许仙的爱是毫无保留的,只是她爱上的这个男子毕竟只是个凡人,他有爱,也有惧,他正直老实,但也懦弱多疑。他对白素贞的爱当然是基于爱她“人”的外形。但金山一战之后,他恳求小沙弥放他回家,小沙弥说:“你知道吗,你那个千娇百媚的娘子是个假的呀!”。许仙说:“但她的情是真的啊!”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仙爱情的升华。
白蛇和许仙的爱情,跨越了生灵的界限,打破了五界的清规,当然会受到阻挠,而那个出面阻挠的人物就是法海。
从某种角度来说,法海并不是一个坏人,他只是在执行着他所深信不疑的法规。他让我想起了“悲惨世界”里的那个沙威警长。只是“悲惨世界”的结局,沙威被感化,投河自尽了,而“白蛇传”的结尾,白蛇被法海永镇于雷锋塔下。有些故事说,五百年后,修炼得道的小青从雷峰塔下解救了白蛇,这大概可以让人们得到一点安慰吧。
“白蛇传”的故事,诉说了文艺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情可不可以超越一切?”。人间的爱情,很难超越金钱,地位,家世,习俗,神话故事里的爱情,艰难地想要超越生存种类的不同。古往今来,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中国的“牛郎织女”,“鲤鱼精” 等等,都在诉说着类似的矛盾和纠结。
前不久,读到一本由西方编导Mary Zimmerman改编的话剧“白蛇”,发现“白蛇传”里对爱情和人性的思考在她所改编的英语剧本中得到了更彻底的解读。剧本的结尾曾经让我落泪,它是这样写的:
“We are greeted and ushered home, back into the whole, by whatever image we most loved in our time on earth, which held for us, whether we know it or not, the symbol of divine reunion ... there is no limit to what form this may take: a boy, or a girl, or a snake, a dog ... or in this case, a young woman with her arm outstretched, returning an umbrella ..."
时光流转,世事沧桑,“白蛇传”作为一个美丽的传说,之所以魅力不减,就是因为它以优美的舞台造型和艺术语言,引发了观众对人间的 “情”和“理”,“形”和“灵”,“真”和“假” 的思索。而那座“桥未断,柔肠寸断”的断桥,和那把许仙在雨中借给白素贞的伞,更是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完美爱情的浪漫符号。
Monday, July 20, 2015
Wednesday, July 15, 2015
钟爱糕饼店
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有一些柔软甜蜜,让人沉醉的东西。对我来说,糕饼店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对糕饼店的喜爱,也许可以追溯回青春年少,在上海度过的岁月。冬天的上海寒冷潮湿,顶着寒风在街上行走,远远就可以闻见街旁糕饼店的香味,走近看看橱窗,各式各样的面包,糕点,蛋糕,五花八门,在灯光下发出诱人的光泽。那时候购买一份几块钱的西式糕点是一种奢侈,所以大多数时候只能闻闻香味而已。到了读大学,家里的境况好了些,可我也到了最怕胖的年龄,所以尽管会在糕饼店里流连忘返,但每次总是小心翼翼地品尝一小份而已。
这种对糕饼店的欲罢不能,又爱又怕的情结,缠缠绵绵地延续到了如今。现在,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还是一定会去造访当地的糕饼店。法国人爱糕点,到了巴黎,几乎每个街头巷尾都可以寻觅到大大小小的糕饼店,牛角包,苹果派,法式面包,让人垂涎欲滴。几次回上海,也不由分说地冲进那些装潢精美的糕饼店,大肆地采购一番。有一次,母亲和老公陪我逛街,看到我拎着一只巨大的蛋糕从一家糕饼店走出,脸上都现出几分尴尬,几分无奈的表情,因为他们知道买回这只蛋糕回到家,我能吃掉的只是一小块,剩下的得由他们这些并不怎么爱甜点的人一起帮忙了。那天拎着大蛋糕的我,心情是出奇的愉快,看到母亲和老公的无奈,我甚至是有些不顾一切和幸灾乐祸的。
对糕饼的钟爱,就是这样没有道理。心情好的日子里,一份苹果派,一杯红枣茶,一本好书,一段音乐,可以陪伴我度过一个美丽,悠闲的下午。心情不好的时候,一份巧克力蛋糕,一杯卡布奇诺,也可以让我走出思路的局限,看到生活其他的可能性。
现在的我,尽管不再天天光顾糕饼店了,也不会一时冲动买下一个没有人分享的大蛋糕,但糕饼店依然是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有机缘,我想我会经营一家糕饼店,店里有柔柔的灯光和音乐,典雅舒适的装饰,有咖啡和面包糕点的香味,有一些好书和大家分享,让那些在人生旅途中走累了的人们可以歇歇脚,喘喘气,体会生活的温润和美好。
对糕饼店的喜爱,也许可以追溯回青春年少,在上海度过的岁月。冬天的上海寒冷潮湿,顶着寒风在街上行走,远远就可以闻见街旁糕饼店的香味,走近看看橱窗,各式各样的面包,糕点,蛋糕,五花八门,在灯光下发出诱人的光泽。那时候购买一份几块钱的西式糕点是一种奢侈,所以大多数时候只能闻闻香味而已。到了读大学,家里的境况好了些,可我也到了最怕胖的年龄,所以尽管会在糕饼店里流连忘返,但每次总是小心翼翼地品尝一小份而已。
这种对糕饼店的欲罢不能,又爱又怕的情结,缠缠绵绵地延续到了如今。现在,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还是一定会去造访当地的糕饼店。法国人爱糕点,到了巴黎,几乎每个街头巷尾都可以寻觅到大大小小的糕饼店,牛角包,苹果派,法式面包,让人垂涎欲滴。几次回上海,也不由分说地冲进那些装潢精美的糕饼店,大肆地采购一番。有一次,母亲和老公陪我逛街,看到我拎着一只巨大的蛋糕从一家糕饼店走出,脸上都现出几分尴尬,几分无奈的表情,因为他们知道买回这只蛋糕回到家,我能吃掉的只是一小块,剩下的得由他们这些并不怎么爱甜点的人一起帮忙了。那天拎着大蛋糕的我,心情是出奇的愉快,看到母亲和老公的无奈,我甚至是有些不顾一切和幸灾乐祸的。
对糕饼的钟爱,就是这样没有道理。心情好的日子里,一份苹果派,一杯红枣茶,一本好书,一段音乐,可以陪伴我度过一个美丽,悠闲的下午。心情不好的时候,一份巧克力蛋糕,一杯卡布奇诺,也可以让我走出思路的局限,看到生活其他的可能性。
现在的我,尽管不再天天光顾糕饼店了,也不会一时冲动买下一个没有人分享的大蛋糕,但糕饼店依然是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有机缘,我想我会经营一家糕饼店,店里有柔柔的灯光和音乐,典雅舒适的装饰,有咖啡和面包糕点的香味,有一些好书和大家分享,让那些在人生旅途中走累了的人们可以歇歇脚,喘喘气,体会生活的温润和美好。
Thursday, July 9, 2015
旅行的苦与乐
一向都不是一个很擅长旅行的人。
小时候常跟母亲坐船出行,每次晕船晕得昏天黑地的,有时回到家后还觉得整个人仍在水上晃悠。长大了也不见出息多少,每次坐飞机也会晕机,坐火车的一开始也会晕,只有自己开车才能避免那种很不舒服的晕眩感。去看了一家专门的耳科医生,他向我推荐了一种晕车药 ,果然好使,从此出行有了很大的改善。
这世界之大,自然人文,历史奇迹,千姿百态,深深地吸引着我。有很久没有旅行了,就会想要走向远方。有时候想起一路上的舟车劳顿和琐碎环节,还有陌生地方的时差水土的不适,不得不让我对旅行的目的地有了更多苛刻的筛选。但绝大多数的旅行,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夏威夷的椰树海滩,上海故土的美食人情,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国桂林的多情山水,等等。
只是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对当地的环境,文化,和人的好奇所带来的新鲜感最多持续两三周,然后就会开始想家,想那些原本被我视以为常的平平淡淡的日子,想后院的花草树木,想有着小金鱼的池塘,想着在自己的舒适的大床和枕头上醒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有时到了异地,还会遭遇水土不服的情况,食欲大减,人变得消瘦无力,这就会越发增加想回家的念头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的温暖舒适越来越超过了对远天异地的向往,这可能就是这脆弱躯体的局限吧。我知道我不是那种随时可以背起行囊走天下的人,认清并接纳了自己的局限之后,人不常在路上,但依然可以把心放飞得很远,横跨千山万水,穿越古今中外。
这可能就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吧,从不是完美的,有明就有暗,有起就有落,有得就有失,也许我们能做的最好的,就是一路走来,坚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并细细地体会和感恩。
小时候常跟母亲坐船出行,每次晕船晕得昏天黑地的,有时回到家后还觉得整个人仍在水上晃悠。长大了也不见出息多少,每次坐飞机也会晕机,坐火车的一开始也会晕,只有自己开车才能避免那种很不舒服的晕眩感。去看了一家专门的耳科医生,他向我推荐了一种晕车药 ,果然好使,从此出行有了很大的改善。
这世界之大,自然人文,历史奇迹,千姿百态,深深地吸引着我。有很久没有旅行了,就会想要走向远方。有时候想起一路上的舟车劳顿和琐碎环节,还有陌生地方的时差水土的不适,不得不让我对旅行的目的地有了更多苛刻的筛选。但绝大多数的旅行,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夏威夷的椰树海滩,上海故土的美食人情,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国桂林的多情山水,等等。
只是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对当地的环境,文化,和人的好奇所带来的新鲜感最多持续两三周,然后就会开始想家,想那些原本被我视以为常的平平淡淡的日子,想后院的花草树木,想有着小金鱼的池塘,想着在自己的舒适的大床和枕头上醒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有时到了异地,还会遭遇水土不服的情况,食欲大减,人变得消瘦无力,这就会越发增加想回家的念头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的温暖舒适越来越超过了对远天异地的向往,这可能就是这脆弱躯体的局限吧。我知道我不是那种随时可以背起行囊走天下的人,认清并接纳了自己的局限之后,人不常在路上,但依然可以把心放飞得很远,横跨千山万水,穿越古今中外。
这可能就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吧,从不是完美的,有明就有暗,有起就有落,有得就有失,也许我们能做的最好的,就是一路走来,坚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并细细地体会和感恩。
Wednesday, June 24, 2015
拿得起,放得下的母爱
儿子十七岁以后,和前几年的他相比,又有了很多的不同。他现在虽然未成年,但已有了驾驶执照,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凡事也似乎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不再一味逆反,但也绝不盲从。最近为了准备球赛,他晚上借住在球友家,一切起居都自己照应,和大学教练的接触也都由他自己安排。我发现自己多多少少有一些落寞,只能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他的长大,努力寻求着和他交流的更好,更有效的方法。
很显然,父母很多的思维,情感是滞后的,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还是孩子幼时的一些口头禅,我们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的,还是很久以前的关于孩子的笑话,我们渴望着能再抱一抱那个胖胖的小身体,亲一亲那张甜蜜的小脸蛋,我们心里希望着,孩子和我们之间,永远有着那种很亲很近的,全身心的依赖。但理智告诉我们,这也许是不可能的,也许也不应该是我们所期望的。其实,我们应该为孩子的长大而高兴,为他们的独立而欣慰,为他们终于有一天能够放飞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好的生活而祝福。
于是,我努力地把唠叨叮咛,换成友人之间的善意建议,我把为他所做的决定,换成征求他的决定,我发现如果我把自己的感情因素减少,把逻辑道理增强,我的建议被采纳的可能性就大。同时我也知道,我已经不再是那个驾驶者,载着他沿着我所选择的道路而前行,而最多是他的车上的一个乘客,有时给他查查地图,有时陪他听听音乐,如果他需要。我发现,尽管外表已经改变太多,他依然是那个有着一颗柔软的,善良的心的男孩。我也发现,尽管和小时候一样有些马大哈和小懒惰,他已经渐渐形成了全面思考,客观判断的能力。如果说我们十七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可能就在此吧,一颗善良的心,和一个完善的头脑,除此之外,我们所能给予的就是永不改变的祝福了。
母爱,原来是这样一种情感,需要拿得起,放得下。其实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吗,再珍爱的东西,总有一天,我们需要放下,而我们所真正拥有和感恩的,其实是一种经历,一种回首时无悔的心情。
很显然,父母很多的思维,情感是滞后的,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还是孩子幼时的一些口头禅,我们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的,还是很久以前的关于孩子的笑话,我们渴望着能再抱一抱那个胖胖的小身体,亲一亲那张甜蜜的小脸蛋,我们心里希望着,孩子和我们之间,永远有着那种很亲很近的,全身心的依赖。但理智告诉我们,这也许是不可能的,也许也不应该是我们所期望的。其实,我们应该为孩子的长大而高兴,为他们的独立而欣慰,为他们终于有一天能够放飞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好的生活而祝福。
于是,我努力地把唠叨叮咛,换成友人之间的善意建议,我把为他所做的决定,换成征求他的决定,我发现如果我把自己的感情因素减少,把逻辑道理增强,我的建议被采纳的可能性就大。同时我也知道,我已经不再是那个驾驶者,载着他沿着我所选择的道路而前行,而最多是他的车上的一个乘客,有时给他查查地图,有时陪他听听音乐,如果他需要。我发现,尽管外表已经改变太多,他依然是那个有着一颗柔软的,善良的心的男孩。我也发现,尽管和小时候一样有些马大哈和小懒惰,他已经渐渐形成了全面思考,客观判断的能力。如果说我们十七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可能就在此吧,一颗善良的心,和一个完善的头脑,除此之外,我们所能给予的就是永不改变的祝福了。
母爱,原来是这样一种情感,需要拿得起,放得下。其实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吗,再珍爱的东西,总有一天,我们需要放下,而我们所真正拥有和感恩的,其实是一种经历,一种回首时无悔的心情。
Wednesday, June 3, 2015
跟着自己的心走
经常有人会问,什么才是无悔的人生?我想,跟着自己的心走的人生,就是无悔的人生吧。
从小到大,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并在生存的基础上认识生活的美好。而我们最要学会的,也许是倾听自己心的声音,并跟着自己的心走。
有时候,我们拥有了一样好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却发现这东西并不能带给自己长久的快乐,原来那样东西只是为了赢得周围人的赞赏和羡慕,一旦那些赞美的声音远去了,这东西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有时候,我们努力地去完成了一桩事情,却发现心情变得忐忑了,因为我们急切地等待着他人的赞扬,或是期望自己努力的回报,结果往往会大失所望;还有的时候,我们付出很多很多,为了孩子,或是为了爱人,或是为了朋友,结果发现被付出的人并不一定就会感恩戴德,于是我们也只能伤心垂泪。
如果我们细细想想,其实人生很多很多的境遇,只要我们是跟着自己的心走,就不会有以上这些纠结了。我发现我的衣橱里,最被我钟爱的,穿的最久,最舒适,让我最感觉穿上象自己的衣服,往往并不是光鲜艳丽的,而是那些可以伴我每个平淡晨昏,最贴我心的,因为当时购买这些衣服时,我是跟着自己的心走的,并没有考虑太多他人的眼光。在职场上拼搏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往往是跟随着我自己的热情,自己的判断而倾心付出的事,努力的时候,想不到事后会得到什么褒奖,因为跟随着我的心的指引,我已经收获了太多的快乐,外在的名利,有则有,没有也无妨了。在我们的生活里,其实也是一样的,当我们真正有爱,有善心,就不会计较所有的付出是否会有回报,或者被人称颂,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跟着自己的心在走,我们甚至要感谢我们曾经帮助过的人,是他们给了我们用心施予的机会啊!
而我们一生所要追求的,可能就是这样一颗至善的,清明的,开阔的心,和我们倾听自己的心的能力,让这颗心引领着我们,度过人间每一个的春夏秋冬,和每一次的苦乐酸甜。
从小到大,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并在生存的基础上认识生活的美好。而我们最要学会的,也许是倾听自己心的声音,并跟着自己的心走。
有时候,我们拥有了一样好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却发现这东西并不能带给自己长久的快乐,原来那样东西只是为了赢得周围人的赞赏和羡慕,一旦那些赞美的声音远去了,这东西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有时候,我们努力地去完成了一桩事情,却发现心情变得忐忑了,因为我们急切地等待着他人的赞扬,或是期望自己努力的回报,结果往往会大失所望;还有的时候,我们付出很多很多,为了孩子,或是为了爱人,或是为了朋友,结果发现被付出的人并不一定就会感恩戴德,于是我们也只能伤心垂泪。
如果我们细细想想,其实人生很多很多的境遇,只要我们是跟着自己的心走,就不会有以上这些纠结了。我发现我的衣橱里,最被我钟爱的,穿的最久,最舒适,让我最感觉穿上象自己的衣服,往往并不是光鲜艳丽的,而是那些可以伴我每个平淡晨昏,最贴我心的,因为当时购买这些衣服时,我是跟着自己的心走的,并没有考虑太多他人的眼光。在职场上拼搏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往往是跟随着我自己的热情,自己的判断而倾心付出的事,努力的时候,想不到事后会得到什么褒奖,因为跟随着我的心的指引,我已经收获了太多的快乐,外在的名利,有则有,没有也无妨了。在我们的生活里,其实也是一样的,当我们真正有爱,有善心,就不会计较所有的付出是否会有回报,或者被人称颂,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跟着自己的心在走,我们甚至要感谢我们曾经帮助过的人,是他们给了我们用心施予的机会啊!
而我们一生所要追求的,可能就是这样一颗至善的,清明的,开阔的心,和我们倾听自己的心的能力,让这颗心引领着我们,度过人间每一个的春夏秋冬,和每一次的苦乐酸甜。
Saturday, May 30, 2015
周末的午后
周末的午后,没有计划,没有来客,时光仿佛沉淀下来,让人可以慢慢地,悠闲地品味。
后院的风铃,在微风中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我信步走入园中,沿着羊肠小道,一路有紫色的小花点缀着灌木丛,篱笆旁的葡萄枝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挂满了一串串碧绿的小葡萄。黄桃树,柿子树,杏树,现在都正是枝繁叶茂的季节,只等着秋日到来之时,可以奉献满树的果实。枇杷树旁,就是我们的小莲花池了,几年前在池中种上的睡莲,莲叶已铺满了整个水面,而随心而养的小金鱼们,现在已繁衍生息,成群结队了,莲花和金鱼,还有前一阵子的雨水,水边的植被,蜜蜂,蜻蜓,这一切都已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生态系统,让人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水池边流连忘返。
从莲花池旁走过,看过天堂鸟和熏衣草,绕过后院的老橡树,木头台阶,就来到了厨房外面的旁院。这儿本来是一个杂乱无章的所在,母亲来了以后,种上了花草,有了爬藤,现在也是别有一番天地了。
再绕过来,就来到了马路旁的前院,也是一棵浓荫蔽日的老橡树,为我们挡住了路上的风尘噪音,还有夹竹桃,柠檬树,玫瑰花,和各种不知名的灌木,兀自在这个很少有人来到的园子里茂盛着。
绕着自己的房子走了一圈回来,鼻间似乎还残留着花草的清香。打开电子信箱,却惊闻友人的父亲被查出肺癌,需要很快手术治疗。
是啊,世间有风霜雨雪,人生有生老病死,每个人都会经历很多无奈的苦痛纠葛。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有父母是多么的幸福,我们不体会健康并不是一个常数,我们也不懂得珍惜那些父母和健康同在的,平平淡淡的日子。到我们年岁长了,懂得珍惜了,我们的父母也老了。
我们无法阻挡时间的无情,我们能做的,只是看淡一些名利,花更多的时间来珍惜眼前人,用善良和智慧为人生掌舵,并以一颗谦卑的心为众生祈福。
Thursday, May 7, 2015
那些长长短短的离别
几乎从不出差的老公,这周去纽约开会。家里少了一个人,似乎一下子冷清了许多。还好儿子在身边,依然每天上学打球地忙碌着,母亲在身边,照旧锅碗瓢盆地火热着,也还好我还有着充实的,自己的生活。这两天除了家中的各种杂事,乘空找到了网上一家出版商,准备把“幸福女人系列”整理出书,上学期画的两幅画也入选社区大学艺术展览会,还有舞蹈,钢琴,图书馆抱来的大堆的文艺书籍,填补了每一寸静静的光阴。
当然不喜欢离别,长的,还是短的。也许有人会问:“都结婚二十多年了,难道还有感觉吗?” 我的回答是,当然。有人把相亲相爱的夫妻称为彼此的另一半,也许是有些道理的,因为时间,已经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彼此气息相投,心灵相依,分开了,就会牵挂,就会思念,就会盼望重逢的那一天。
老公发短信说,纽约很繁华,但并不让他喜欢,他怀念加州的阳光和家门前的玫瑰。难怪了,我还记得自己几年前去纽约出差,在高楼林立的大都会里,那份寂寞的心情,和对家中池塘里的莲花的怀念。
人生有离别,也许是难免的,而这些长长短短的离别,教会我们更珍惜在一起的时光,让我们看淡一些无谓的争执,尊重各自特有的想法,珍惜彼此间的缘份。是啊,世间的那些琐事,人言,其实都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当你和你在乎的人在一起时,你能感觉到幸福。
Subscribe to:
Posts (Atom)